查看原文
其他

向明|侈談詩與理想

向明 新大陸詩刊 2022-08-08

右上角选“全文翻译“可阅读简体或英文       

杜甫,712AD-770AD

◇原文刊登於《新大陸》詩刊 2010年2月116期


向明,生於1928年,本名董平,臺灣現代詩詩人。任《藍星詩刊》主編、《中華日報》副刊編輯,曾獲國家文藝獎、中國文藝獎章、中山文藝獎等。



侈談詩與理想



向明


 首先我來說我昨夜做的一個夢,我被這個夢所驚醒。我夢見一個人拿了一本他剛出版的詩集,喜滋滋的送給我。那本詩集封面是一片嫩綠的底色,中間放了一個深綠色的包心菜,包心菜從中剖成兩半,露出中間兩邊淺黃色的一層層菜心。整個構圖非常美,並不是超市蔬果廣告那種粗獷。有意思的是,我清晰記得在構圖上方有三個字“開心集”,就是這本詩集的名字。表示這本詩集的內容是詩人生活得很開心,很理想的生活紀錄。因為是在夢中,我並不知道他的詩寫得如何開心,但這年頭有人用詩來描述如何開心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,縱然只是一場夢。


 我們知道人活得理不理想,開不開心完全是一種生理狀態,一種心頭上的情緒。要把這種體內看不出的化學變化表現出來,必須透過意象的轉化,才能感覺得開心究竟是怎麼回事。我不知道這些詩是如何寫的,裡面的詩,是不是和封面上的畫境一樣一看就令人開心,不得而知。但這位封面畫家沒有俗裡俗氣的畫兩個人在開懷大笑,表示“很開心”。或者用看圖識字的方法,乾脆畫一幅開腸破肚,取出一枚血淋淋的心臟出來的動感畫面,表示是在“開心”;而是用一片綠意中陳列著一棵剖切的包心白菜,表示“開心”這種心理狀態也可用這種美的畫面來暗示,可見這位畫家很高竿,懂得借用詩的表現技巧。畫家也是一位詩人,或者根本就是詩人自已設計的封面。


 說到詩與理想,或者理想生活與詩,這兩者之間基本上是相矛盾,且不相容的。生活得理不理想,也並非詩人自已說了算,有時還得仰人鼻息,看人家承不承認你很理想。哲學家柏拉圖創立了一個“理想國”,廣納天底下有理想的人入藉,惟獨拒絕一生都在為理想而奮鬥的詩人。他認為詩人的主見太多,且愛爭吵,一個看不起另外一個,而且衹會抄襲上帝已完成作品,山河大地、四季風物,沒有理想,沒有創意,把自認可以坐在上帝右邊的詩人看得很衰。


 諾貝爾設立了一個使全人類各行各業有成就的人受惠的“諾貝爾獎”,唯獨在創立文學獎時,交代要頒給一些具“理想主義”抱負的作家或詩人。大概沒有一個搞文學的人不認為自已沒有理想,因此天下個個作家詩人都自認是“諾貝爾文學獎”的候選人。然而偏偏每屆諾獎公佈,得獎的不但不是深具“理想”的自已,更非理想中的別人,而多半都是一些小地方的異議份子,被流放或流亡到別的國家的作家詩人。這兩年的得主都是跨語言的作家,今年的得主赫塔‧蜜勒女士(Herta Mulle)就是來自共黨統治過的羅馬尼亞的德國人。中國人中好不容易出了一位高,但他是為法國得獎,因為他已被放逐,而落籍法國。他的作品均被諾獎評委視為具“理想主義”就是反集體主義的。論文學成就比高強的兩岸作家比比皆是,但他是因堅持自己“理想”而被放逐,諾獎是對他追求“理想”而給予的豉勵。


 其實所謂詩人,根本應該就是一個追求理想的人。就是因為生活得不夠理想,生存得不夠尊嚴,所以他要寫出追求理想,實現理想的詩。最好的例子便是唐代大詩人杜甫,他的傳世名作〈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〉,即是屋漏又遭連夜雨,生活不堪所作的感慨。唐乾元三年(公元760年)的春天,杜甫在歷經劫難後,求親告友,在成都浣花溪畔蓋了一幢茅草屋,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,以便老來過幾天安定安靜的日子。誰知一到八月,正當秋高氣爽有好天氣的時候,突然狂風大作,把他屋頂上蓋的層層茅草都捲走了,而且“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/公然抱茅入竹去”,他還不忍當面指這些孩童為盜賊。茅草屋頂揭走之後,“床頭屋漏無乾處”,他感嘆“自經喪亂少睡眠”,這沾濕的漫漫長夜,叫他如何闔眼。自身的淒慘,聯想到其他類似處境的人一定不少,於是他大發宏願寫出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,風雨不動安如山!”最後他還表白:“嗚呼!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,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。”此時杜甫不但是一位理想十足的詩人,更是一位人溺已溺,人飢已飢的大同思想的急先鋒,他決不單是為己,且為人人。


 千萬間的廣廈,且風雨來襲仍不動如山,將是一個多麼理想安適的平民生活社區呵!



 近期回顧

向明|寫詩不可亂套

劉桂茹|詩美學與生命場域

向明|李白的“床”出問題

馮冬| 描述陰影:讀默溫詩集《天狼星的陰影》

墨韻| 論敘事的時空與方式

林明理| 葉維廉〈愛與死之歌〉索隱



  

主編 / 陳銘華   
 編委 / 陳銘華 遠方 達文顧問 / 非馬 鄭愁予 葉維廉 張錯 羅青公眾號編輯 / 蘇拉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